清華哲學系教師已發表和出版的代表性論著選匯
(Representative Publications of Faculty Members)
姓名 |
論文、專著名稱 |
年 份 (刊期) |
學術期刊或出版社名稱 |
作者名次 |
陳來 |
儒學與古今中西問題 |
2016 |
三聯書店 |
主編 |
現代中國哲學與新儒學——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120周年暨馮友蘭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 |
2017 |
清華大學出版社 |
主編 |
|
古代宗教與倫理(增訂版) |
2017 |
三聯書店 |
唯一 |
|
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——春秋時代的宗教、倫理與社會思想 |
2017 |
北京大學出版社 |
唯一 |
|
先秦儒學講稿 |
2017 |
三聯書店 |
唯一 |
|
孔子﹒孟子.荀子——先秦儒學講稿 |
2018 |
三聯出版社 |
唯一 |
|
近世東亞儒學研究 |
2018 |
北京大學出版社 |
唯一 |
|
現代儒家哲學研究 |
2018 |
北京大學出版社 |
唯一 |
|
孟子七篇解讀﹒梁惠王 |
2018 |
齊魯書社 |
第一 |
|
守望傳統的價值——陳來二十年訪談錄 |
2018 |
中華書局 |
唯一 |
|
馮友蘭的倫理思想 |
2018 |
三聯出版社 |
唯一 |
|
中庸解讀 |
2019 |
齊魯書社 |
第一 |
|
儒學第三期的人文精神 |
2019 |
人民出版社 |
主編 |
|
中華智慧的當代啟示 |
2019 |
山東人民出版社 |
主編 |
|
儒學美德論 |
2019 |
三聯書店 |
唯一 |
|
馮友蘭作品9冊 |
2019 |
三聯書店 |
主編 |
|
國學散論——陳來隨筆錄 |
2019 |
清華大學出版社 |
唯一 |
|
The Realms of Being and Non-Being:The Spirit of Wang Yangming‘s Philosophy |
2019 |
bridge21publications |
唯一 |
|
儒家文化與民族復興 |
2020 |
中華書局 |
唯一 |
|
宋元明哲學史教程 |
2020 |
北京大學出版社 |
唯一 |
|
宋明理學 |
2020 |
北京大學出版社 |
唯一 |
|
有無之境:王陽明哲學的精神 |
2020 |
北京大學出版社 |
唯一 |
|
劉宗周與明清儒學(陳來、高海波主編) |
2020 |
天津人民出版社 |
第一主編 |
|
陳浩 |
馬克思告別哲學的嘗試 |
2019 |
中國人民大學 |
唯一 |
黑格爾法哲學研究 |
2020 |
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|
第二 |
|
陳壁生 |
曹元弼的生平與學術(經學研究第四輯) |
2018 |
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|
主編 |
丁四新 |
周易溯源與早期易學考論 |
2017 |
人民大學出版社 |
唯一 |
英語世界的早期中國哲學研究 |
2017 |
浙江大學出版社 |
唯一 |
|
經學視域下的朱子學研究 |
2020 |
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|
主編 |
|
范大邯 |
Die Problematik der Interesselosigkeit bei Kant: Eine Studie zur Kritik der ?sthetischen Urteilskraft (康德哲學中的無關切問題:《審美判斷力批判》研究) |
2018 |
De Gruyter 出版社 |
唯一 |
高海波 |
慎獨與誠意:劉蕺山哲學思想研究 |
2016 |
三聯書店出版社 |
唯一 |
中國哲學史800題 |
2020 |
山東人民出版社 |
唯一 |
|
韓立新 |
Studies of Paris Manuscripts: The Turning Point of Marx |
2020 |
Springer |
唯一 |
黑格爾法哲學研究 |
2020 |
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|
第一 |
|
黃裕生 |
宗教與哲學的相遇:奧古斯丁與托馬斯·阿奎那的基督教哲學研究 |
2018 |
江蘇人民出版社 |
唯一 |
擺渡在有-無之間的哲學 |
2019 |
清華出版社 |
唯一 |
|
權利的形而上學 |
2019 |
商務印書館 |
唯一 |
|
蔣運鵬 |
《Vom Ph?nomenalen Zum Gedanklichen》/《Studien Zu David Humes Semantik,Begriffslehre und Metaphysik》(《從現象到思維:休謨語義學、概念理論及形而上學研究》) |
2020 |
Brill出版社 |
唯一 |
劉奮榮 |
Logico-Computational Aspects of Rationality,The Handbook of Rationality |
2020 |
The MIT Press |
通訊作者 |
Knowledge, Proof and Dynamics |
2020 |
Springer Nature: Singapore |
第一作者 |
|
圣凱 |
中國佛教信仰與生活史 |
2016 |
江蘇人民出版社 |
唯一 |
《人間佛教思想文庫·趙樸初卷》 |
2017 |
宗教文化出版社 |
唯一 |
|
一帶一路”高僧傳 |
2018 |
宗教文化出版社 |
唯一 |
|
綜合治理佛教商業化問題 法治規范宗教與社會的關系 |
2018 |
國家宗教事務局、全國政協民族宗教委員會 |
唯一 |
|
人間潮音:圖像史與觀念史視域中的太虛 |
2019 |
宗教文化出版社 |
第二作者 |
|
A History of Chinese Buddhist Faith and Life |
2020 |
Brill |
唯一 |
|
《中國漢傳佛教禮儀》(增訂版) |
2020 |
商務印書館 |
唯一 |
|
南北朝地論學派研究史 |
2020 |
宗教文化出版社 |
唯一 |
|
宋繼杰 |
唐力權全集(第7卷) |
2016 |
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|
主編 |
《葉秀山全集》(宋繼杰、黃裕生、吳國盛) |
2019 |
江蘇人民出版社 |
主編 |
|
一生只為哲學想——葉秀山先生逝世三周年紀念文集 |
2020 |
主編 |
||
孫晶 |
不朽的藝術 |
2016 |
東方出版社 |
第二作者 |
《外國畫論導讀》(教材) |
2020 |
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|
唯一 |
|
唐少杰 |
崇拜毛——中國文化大革命的言辭崇拜和儀式崇拜 |
2017 |
香港大學中文出版社 |
唯一 |
馬克思主義的主旨和人本主義思想 |
2017 |
黑龍江大學出版社 |
唯一 |
|
學術傳統與思想創造:清華大學哲學系系史 |
2020 |
清華大學出版社 |
唯一 |
|
唐文明 |
彝倫攸斁——中西古今張力中的儒家思想 |
2019 |
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|
唯一 |
王道理想與批判精神 |
2019 |
上海人民出版社 |
唯一 |
|
Secret Subversion I Mou Zongsan, Kant, and Early Confucianism |
2020 |
Routledge 出版社 |
譯著 |
|
萬俊人 |
政治與美德 |
2017 |
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|
唯一 |
夏瑩 |
延遲的否定(當代激進思想家譯叢) |
2016 |
南京大學出版社 |
唯一 |
康德的批判哲學吉爾·德勒茲 |
2018 |
西北大學出版社 |
唯一 |
|
馬克思、費希特與德國古典哲學 |
2018 |
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|
唯一 |
|
青年馬克思是怎樣煉成的? |
2018 |
人民出版社 |
唯一 |
|
拜物教的幽靈: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社會批判的隱性邏輯 |
2019 |
江蘇人民出版社 |
唯一 |
|
從批判到抗爭——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嬗變及其當代形態 |
2019 |
清華大學出版社 |
唯一 |
|
學不分東西:清華大學哲學系教師論文集 |
2020 |
清華大學出版社 |
主編 |
|
肖鷹 |
不朽的藝術 |
2016 |
東方出版社 |
第一 |
中國美學通史 第六卷 明代卷 |
2019 |
江蘇人民出版社 |
唯一 |
|
肖鷹文集初編· 美學卷 |
2019 |
清華大學出版社 |
唯一 |
|
肖鷹文集初編 · 批評卷 |
2019 |
清華大學出版社 |
唯一 |
|
朱東華 |
宗教學學術史問題研究 |
2016 |
清華大學出版社 |
唯一 |
Brill Yearbook of Chinese Theology |
2018 |
Brill出版社 |
唯一 |
|
Yearbook of Chinese Theology 2018 (朱東華等主編:《博睿中國神學年鑒2018》,博睿,2019年。) |
2019 |
Brill出版社 |
主編 |
|
趙金剛 |
春秋尊王發微 |
2020 |
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|
第二 |
陳來 |
馮友蘭的“倫理概念”說——兼論馮友蘭對陳寅恪的影響 |
2016 |
清華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 |
唯一 |
仁學視野中的“萬物一體”論(下) |
2016 |
河北學刊 |
唯一 |
|
仁學視野中的“萬物一體”論(上) |
2016 |
河北學刊 |
唯一 |
|
關于桑德爾論共和主義德行的思考——對《民主的不滿》的評論 |
2016 |
華東師范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 |
唯一 |
|
仁統四德——論仁與現代價值的關系 |
2016 |
江蘇社會科學 |
唯一 |
|
境界倫理學的典范及其改善—有關馮友蘭《新原人》的思考 |
2016 |
北京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 |
唯一 |
|
朱子《克齋記》的文本與思想 |
2016 |
復旦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 |
唯一 |
|
學術原創、學術評獎與學術共同體建設.論學術創新與“接著講” |
2016 |
探索與爭鳴 |
唯一 |
|
《樂記》的儒學思想 |
2016 |
孔子研究 |
唯一 |
|
二十世紀思想史研究中的“創造性轉化” |
2016 |
中國哲學史 |
唯一 |
|
儒學論“人” |
2016 |
哲學動態 |
唯一 |
|
孔子思想的道德力量 |
2016 |
道德與文明 |
唯一 |
|
馮友蘭新理學時期的道德思想 |
2017 |
復旦學報(社會科學版) |
唯一 |
|
從道德的“抽象的繼承”轉向“創造的繼承”—兼論詮釋學視野中的文化傳承問題 |
2017 |
文史哲 |
唯一 |
|
梁啟超的道德思想——以其孔孟立教論位中心 |
2017 |
清華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 |
唯一 |
|
孟子論性善與性命 |
2017 |
現代哲學 |
唯一 |
|
“仁者人也”新解 |
2017 |
道德與文明 |
唯一 |
|
為什么要重寫宋明理學史?—“多卷本《宋明理學史新編》”開題會筆談.《宋明理學史新編》將是對宋明理學研究的高水平總結性呈現 |
2018 |
復旦學報(社會科學版) |
唯一 |
|
朱子《太極解義》的成書過程與文本修訂 |
2018 |
文史哲 |
唯一 |
|
早期儒家的德行論—以郭店楚簡《六德》《五行》為中心 |
2018 |
北京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 |
唯一 |
|
“情感儒學”評析—蒙培元八十壽辰學術座談會發言選登 |
2018 |
東岳論叢 |
第一作者 |
|
《中庸》的地位、影響與歷史詮釋 |
2018 |
東岳論叢 |
唯一 |
|
朱子《太極解義》的哲學建構 |
2018 |
哲學研究 |
唯一 |
|
如何看待儒家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 |
2018 |
中國哲學史 |
唯一 |
|
論李澤厚的倫理思想 |
2019 |
復旦學報(社會科學版) |
唯一 |
|
周文化與儒家思想的根源 |
2019 |
現代哲學 |
唯一 |
|
論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精神 |
2019 |
哲學研究 |
唯一 |
|
西方道德概念史的自我與社會 |
2019 |
山東師范大學學報(人文社會科學版) |
唯一 |
|
張栻《太極圖說解義》及其與朱子解義之比較 |
2019 |
周易研究 |
唯一 |
|
任繼愈學術思想座談會論文選粹.任繼愈先生與中國哲學史 |
2019 |
世界宗教文化 |
唯一 |
|
《周易》中的變革思想 |
2019 |
社會科學研究 |
唯一 |
|
《禮記.儒行》篇的歷史詮釋與時代意義 |
2020 |
山東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 |
唯一 |
|
精神哲學與知覺性理論—徐梵澄心學思想述論 |
2020 |
世界宗教研究 |
唯一 |
|
儒家的政治思想與美德政治觀 |
2020 |
中國哲學史 |
唯一 |
|
泰州學派的當代價值(專題).泰州學派開創民間儒學及其當代啟示 |
2020 |
江海學刊 |
唯一 |
|
中國近代以來重公德輕私德的偏向與流弊 |
2020 |
文史哲 |
唯一 |
|
中華文明的文明觀和文明態度 |
2020 |
紅旗文稿 |
唯一 |
|
儒家的政治理想與美德政治觀 |
2020 |
中國哲學史 |
唯一 |
|
精神哲學與知覺性理論 |
2020 |
世界宗教研究 |
唯一 |
|
中國近代以來關于公德私德論的偏蔽 |
2020 |
文史哲 |
唯一 |
|
泰州學派及其現代意義 |
2020 |
江海學刊 |
唯一 |
|
《儒行篇》的歷史詮釋與時代意義》 |
2020 |
山東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 |
唯一 |
|
陳浩 |
參與者視角與旁觀者視角—黑格爾論任性與自我決定判準的適用性 |
2016 |
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|
唯一 |
任性為什么不是自由的體現?—對黑格爾式自由觀的一種微考察 |
2016 |
復旦學報 (社會科學版) |
唯一 |
|
從國家向市民社會的復歸—黑格爾哲學視野下的《論猶太人問題》 |
2017 |
清華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 |
唯一 |
|
自然與契約的彼岸—黑格爾“抽想法”中的人格財產權概念 |
2018 |
哲學動態 |
唯一 |
|
《德意志意識形態》“費爾巴哈”章作者身份問題再考察 |
2019 |
武漢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 |
第三作者 |
|
陳壁生 |
從《訄書》到《檢論》—章太炎先生《檢論手稿》的價值 |
2019 |
人文雜志 |
唯一 |
經史之間的鄭玄 |
2020 |
哲學研究 |
唯一 |
|
丁四新 |
論民國學者對墨家“兼愛”的闡釋—以儒墨關系為中心 |
2017 |
四川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 |
第一作者 |
渾天說的宇宙生成論和結構論溯源—兼論楚竹書《太一生水》《恒先》與渾天說的理論起源 |
2017 |
人文雜志 |
唯一 |
|
“亙”與“亙先”—上博楚竹書《亙先》的關鍵概念研究 |
2017 |
新疆師范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 |
唯一 |
|
楚竹書《亙先》的三重宇宙生成論與氣論思想 |
2017 |
哲學動態 |
唯一 |
|
再論《尚書·洪范》的政治哲學——以五行疇和皇極疇為中心 |
2017 |
中山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 |
唯一 |
|
數字卦研究的階段、貢獻及其終結 |
2018 |
周易研究 |
唯一 |
|
嚴遵《老子指歸》的“無為”“自然”概念及其政治哲學 |
2018 |
哲學研究 |
唯一 |
|
“罷黜百家,獨尊儒術”辨與漢代儒家學術思想專制說駁論 |
2019 |
孔子研究 |
唯一 |
|
漢末易學的象數邏輯與“中”的人文價值理念的象數化 |
2019 |
哲學研究 |
唯一 |
|
《莊子·齊物論》札記三則——“齊物論”解題、“不亡以待盡”與“吾待蛇蚹蜩翼邪” |
2019 |
西北師大學報(社會科學版) |
唯一 |
|
漢初哲學發展的動力及其思想斗爭新論 |
2019 |
上海師范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 |
唯一 |
|
《莊子·大宗師》札記三則—“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”“朝徹”和“彼方且與造物者為人” |
2019 |
暨南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 |
唯一 |
|
“數”的哲學觀念與早期《老子》文本的經典化——兼論通行本《老子》分章的來源 |
2019 |
中山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 |
唯一 |
|
數字卦及其相關概念辨析 |
2019 |
中國哲學史 |
唯一 |
|
張力與融合——朱子道統說的形成與發展 |
2019 |
中州學刊 |
唯一 |
|
“貴生”“重己”與“形神”——論〈呂氏春秋〉的生命哲學 |
2020 |
文史哲 |
唯一 |
|
“數”的哲學觀念再論與早期中國的宇宙論數理 |
2020 |
哲學研究 |
唯一 |
|
《〈孟子〉“天下之言性也”章研究與檢討——從朱陸異解到〈性自命出〉“實性者故也”》 |
2020 |
現代哲學 |
唯一 |
|
“民可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”問題檢討與新解 |
2020 |
東岳論叢 |
唯一 |
|
莊子思想的三大本原及其自然之義 |
2020 |
人文雜志 |
唯一 |
|
德政與德教——論郭店簡《尊德義》的政治哲學及其相關問題 |
2020 |
社會科學戰線 |
唯一 |
|
《論郭店簡〈尊德義〉篇是孔子本人的著作》 |
2020 |
孔子研究 |
唯一 |
|
《“禮不下庶人,刑不上大夫”問題檢討與新論》 |
2020 |
《江漢學術》CSSCI擴展 |
唯一 |
|
The Section Division of the Laozi and its Examination |
2018 |
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|
唯一 |
|
“Huo”或 in “Heng Xian” of Shanghai Museum Edition of Chu Bamboo Slips |
2019 |
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|
唯一 |
|
高海波 |
孔子仁學的實踐特性 |
2017 |
道德與文明 |
唯一 |
從中華傳統美德的歷史發展看傳統道德的“創造性轉化、創新性發展” |
2018 |
中國哲學史 |
唯一 |
|
朱子“中和舊說”探析 |
2018 |
哲學研究 |
唯一 |
|
道德實踐的動力問題—以東亞的性理學為例 |
2019 |
道德與文明 |
唯一 |
|
劉宗周與《陽明傳信錄》 |
2019 |
中國哲學史 |
唯一 |
|
《北宋理學家對普遍性的追求——以周敦頤、二程、張載為例》 |
2020 |
哲學動態 |
唯一 |
|
韓立新 |
從國家到市民社會——《論猶太人問題》和《〈黑格爾法哲學批判〉導言》研究 |
2016 |
河北學刊 |
唯一 |
《德意志意識形態》之《費爾巴哈》章編譯上的根本問題——寫在新MEGA I/5《德意志意識形態》卷正式出版之前 |
2016 |
清華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 |
唯一 |
|
客觀性哲學的重建及其意義——以黑格爾、鮑威爾和馬克思的思想發展為主線 |
2017 |
哲學動態 |
唯一 |
|
“物”的勝利——以《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》的《貨幣章》為中心 |
2017 |
哲學研究 |
唯一 |
|
黑格爾倫理國家觀的矛盾及其解決——個人在何種意義上能成為國家的創建者 |
2019 |
河北學刊 |
唯一 |
|
黑格爾法哲學研究的當代意義 |
2019 |
學術月刊 |
唯一 |
|
“市民社會派馬克思主義”及其對當代中國的意義——以望月清司的《馬克思歷史理論的研究》為中心 |
2019 |
日本學刊 |
唯一 |
|
人之“類”規定的意義——評高清海的“類哲學” |
2020 |
現代哲學 |
唯一 |
|
重新評價馬克思的自我異化理論——兼評廣松涉對馬克思的批判 |
2020 |
清華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 |
唯一 |
|
黃裕生 |
論自由與現代社會的基本原則 |
2016 |
求是學刊 |
唯一 |
論自由與倫理價值 |
2016 |
清華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 |
唯一 |
|
論華夏文化的本原性及其普遍主義精神 |
2016 |
探索與爭鳴 |
唯一 |
|
“理性神學”的原則與“美德倫理學”的困境——從“神話神學”的責任危機談起 |
2016 |
道德與文明 |
唯一 |
|
跨文化視野中的孔子研究—由彭富春教授《論孔子》一書說起 |
2017 |
齊魯學刊 |
唯一 |
|
哲學在今天要面對什么問題和哪些經典 |
2017 |
探索與證明 |
唯一 |
|
論亞里士多德的“自愿理論”及其困境-康德哲學視野下的一個審視 |
2017 |
浙江學刊 |
唯一 |
|
論“美德倫理學”的“知識”基礎-兼論科學思維的真正確立 |
2017 |
學海 |
唯一 |
|
“美德倫理學”與古代社會的基本原則 |
2017 |
江蘇行政學院學報 |
唯一 |
|
論意志與法則——盧梭與康德在道德領域的突破 |
2018 |
哲學研究 |
唯一 |
|
為什么需要權利形而上學:論證權利的兩個路徑 |
2018 |
學海 |
唯一 |
|
莫使百年回歸成復古-關于儒家經典重歸國民教育的思考 |
2018 |
齊魯學刊 |
唯一 |
|
一種基于權利原則之上的政治理論——論洛克的政治哲學" |
2018 |
求是學刊 |
唯一 |
|
“自由意志”的出場與倫理學基礎的更替 |
2018 |
江蘇行政學院學報 |
唯一 |
|
大變局中的國族認同-歷史資源、現實問題與可能方案 |
2020 |
探索與爭鳴 |
唯一 |
|
現代國家觀與現代人的國家認同 |
2020 |
探索與爭鳴 |
唯一 |
|
德國哲學論證自由的三個向度——論德國哲學在論證自由問題上的貢獻 |
2020 |
陜西師范大學學報 |
唯一 |
|
劉奮榮 |
社會網絡結構與主體認知變化的邏輯探討 |
2016 |
哲學研究 |
唯一 |
關于社交網絡中主體行為的推理和預測 |
2018 |
暨南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 |
第一作者 |
|
圖博弈的設計與模態邏輯的發展 |
2019 |
清華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 |
第二作者 |
|
Reasons to Believe in a Social Environment |
2016 |
Proceedings of the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eontic Logic and Normative Systems (DEON 2016), College Publications: London |
唯一 |
|
Reasoning About Belief Evidence and Trust in a Multi-agent Setting |
2017 |
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Science (including subseries Lecture Not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Lecture Notes inBioinformatics |
唯一 |
|
Preference Change, in Sven Ove Hansson and Vincent Hendricks eds |
2017 |
Springer |
唯一 |
|
Deontic Logic and Changing Preference. in Dov Gabbay |
2017 |
Handbook on Deontic Logic and Normative Systems, College Publications, London |
唯一 |
|
Efficient minimal preference change |
2018 |
Journal of Logic and Computation |
通訊作者 |
|
A Dynamic-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Solutions to Sight-limited Extensive Games |
2018 |
Fundam. Inform |
通訊作者 |
|
Graph Games and Logic Design |
2020 |
Knowledge, Proof and Dynamics,Springer Nature: Singapore |
第一作者 |
|
Monotonic Opaqueness in Deontic Contexts |
2020 |
Context, Conflict and Reasoning, Logic in Asia: Studia Logica Library, Springer: Singapore |
第二作者 |
|
Logico-Computational Aspects of Rationality,The Handbook of Rationality |
2020 |
The MIT Press |
通訊作者 |
|
Knowledge, Proof and Dynamics |
2020 |
Springer Nature: Singapore |
第一作者 |
|
圣凱 |
魏晉佛教對老莊“自然”說的理解與運用 |
2016 |
清華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 |
唯一 |
半滿教與一音教—菩提流支的判教思想 |
2016 |
西南民族大學學報(人文社科版) |
唯一 |
|
六朝隋唐佛教對道教“自然”說的批判 |
2016 |
哲學動態 |
唯一 |
|
《維摩詰經》僧俗倫理與隋唐“沙門致敬王者”的論爭 |
2016 |
西南民族大學學報(人文社科版) |
唯一 |
|
僧賢與地論學派-以《大齊故沙門大統僧賢墓銘》等考古資料為中心 |
2017 |
世界宗教研究 |
唯一 |
|
敦煌遺書《毗尼心》與莫高窟196窟比較研究 |
2017 |
西南民族大學學報(人文社科版) |
唯一 |
|
悲智雙運與內外互動:趙樸初有關中國佛教國際交流的智慧內涵 |
2017 |
世界宗教文化 |
唯一 |
|
北朝佛教的義學體系建構——《大乘義章》與《菩薩藏眾經要》比較 |
2018 |
西南民族大學學報(人文社科版) |
唯一 |
|
真諦三藏與“正量部”研究 |
2018 |
華東師范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" |
唯一 |
|
地論學派“南北二道”佛性論的學術史闡釋 |
2019 |
中國哲學史 |
唯一 |
|
新加坡漢傳佛教的現代化實踐 |
2019 |
世界宗教文化 |
唯一 |
|
從當?,F常、當有現有到本有始有——地論學派佛性思想的詮釋脈絡 |
2020 |
世界宗教研究 |
唯一 |
|
地論學派佛性論的“真如”與“真識”義 |
2020 |
華東師范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 |
第一作者 |
|
生活、主體、內在——中國佛教社會史研究的三種轉向 |
2020 |
清華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 |
唯一 |
|
當常、現常與本有、始有—《金剛仙論》的佛性觀念 |
2020 |
西南民族大學學報》人文社會科學版) |
第一作者 |
|
The administration of sites for Buddhist activities in the big data era in mainland China |
2017 |
Studies in Chinese Religions |
唯一 |
|
宋繼杰 |
柏拉圖思想中的‘密所思’、‘邏各斯’與神學——以《蒂邁歐篇》為中心 |
2016 |
清華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 |
唯一 |
柏拉圖倫理學的宇宙論基礎:從《理想國》到《蒂邁歐篇》 |
2016 |
道德與文明 |
唯一 |
|
海倫是禍水嗎——高爾吉亞《海倫頌》中的修辭術與倫理學 |
2016 |
道德與文明 |
唯一 |
|
eidos語義考—以前柏拉圖文獻和柏拉圖早期對話為中心 |
2016 |
哲學動態 |
唯一 |
|
自由哲學的路標—葉秀山先生的學-思歷程初探 |
2019 |
哲學動態 |
唯一 |
|
孫晶 |
道德化的風景:雅各布.魯伊斯達爾的《猶太墓園》 |
2018 |
美術研究 |
唯一 |
青花里的中國風:17世紀荷蘭代爾夫特陶器的模仿與本土化之路 |
2019 |
清華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 |
唯一 |
|
定制外銷瓷上的東西交融 |
2020 |
美術觀察 |
唯一 |
|
十七至十八世紀荷蘭定制外銷瓷裝飾風格探析 |
2020 |
世界美術 |
唯一 |
|
元代天主教在華物質遺存:兩塊揚州拉丁文墓碑圖像探析 |
2020 |
藝術設計研究 |
唯一 |
|
Curiosity and Authority: Images of Europeans at the Qing Court during the Kangxi and Yongzheng Reigns |
2018 |
Entangled Cultural Histories:Encounters between China and Europe |
唯一 |
|
Curiosity and Authority: Images of Europeans at the Qing Court during the Kangxi and Yongzheng Reigns |
2020 |
Foreign Devils and Philosophers: Cultural Encounters between the Chinese, the Dutch, and Other Europeans |
唯一 |
|
唐文明 |
儒學與社會主義 |
2016 |
開放時代 |
第三作者 |
朱子《仁說》中的義理與工夫 |
2017 |
北京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 |
唯一 |
|
儒教文明的危機意識與保守主題的展開 |
2017 |
《清華大學學報》(哲學社會科學版) |
唯一 |
|
擺脫秦政:走向共和的內在理由 |
2018 |
文史哲 |
唯一 |
|
朱子論天地以生物為心 |
2019 |
清華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 |
唯一 |
|
仁感與孝應 |
2020 |
哲學動態 |
唯一 |
|
美德倫理學、儒家傳統與現代社會的普遍困境——以陳來“儒學美德論”為中心的討論 |
2020 |
文史哲 |
唯一 |
|
田薇 |
世界觀和個人同一——盧克曼社會哲學視野中的宗教觀 |
2016 |
哲學動態 |
唯一 |
自力與他力:關于儒家與基督教道德超越觀念的檢審 |
2016 |
道德與文明 |
唯一 |
|
從永恒與時間的關系看尼采的“瞬間”概念——兼以克爾凱郭爾為參照 |
2019 |
復旦學報(社會科學版) |
唯一 |
|
ON LIMITS OF CONFUCIAN CONCEPTION OF IMMORTALITY AND SUPPORTING PATH FROM CHRISTIAN EVERLASTING LIFE |
2019 |
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ino-Western Studies(《國學與西學國際學刊》 |
唯一 |
|
萬俊人 |
美德倫理的西方鏡像與中國視差——江暢《西方德性思想史》唱序 |
2016 |
道德與文明 |
唯一 |
傳統美德倫理的當代境遇與意義 |
2017 |
南京大學學報(哲學.人文科學.社會科學版) |
唯一 |
|
政治哲學的現代品格-《政治哲學研究叢書》出版研討會實錄 |
2017 |
學海 |
第三作者 |
|
但向心靈覓德芳-曾釗心、李建華著《道德心理學》唱序 |
2017 |
道德與文明 |
唯一 |
|
教育作為一項人文使命 |
2018 |
現代大學教育 |
唯一 |
|
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筆談.核心價值作為中華現代文明的精神標識 |
2018 |
湖北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 |
唯一 |
|
癆病的現代性隱喻——董玲<消費的道德風險及其防控>序 |
2020 |
道德與文明 |
唯一 |
|
平等如何可能——辛迪《有限與超越——人的二重限制及其平等》序 |
2020 |
倫理學研究 |
唯一 |
|
夏瑩 |
資本概念的跨越性批判 |
2016 |
社會科學輯刊 |
唯一 |
事件與主體:如何理解巴迪歐之圣保羅的當代性? |
2016 |
世界哲學 |
唯一 |
|
生產邏輯的當代闡釋:德勒茲與馬克思思想相遇的理論境遇及其意義 |
2016 |
哲學研究 |
唯一 |
|
馬克思“新唯物主義”之“新”在何處—紀念《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》寫作170周年 |
2016 |
哲學動態 |
唯一 |
|
試論當代法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的轉變 |
2016 |
哲學動態 |
唯一 |
|
論共享經濟的“資本主義”屬性及其內在矛盾 |
2017 |
山東社會科學 |
唯一 |
|
哲學對政治的僭越:當代生命政治的隱形支點 |
2017 |
南京社會科學 |
唯一 |
|
“后真相”:一種新的真理形態—兼與吳曉明、汪行福等教授商榷 |
2017 |
探索與爭鳴 |
唯一 |
|
旁觀者與行動者的反辯證法:如何理解唯物主義及其當代復興 |
2017 |
江蘇社會科學 |
唯一 |
|
鮑德里亞的“hyper-”概念群及其對現代性理論的極限演繹 |
2017 |
世界哲學 |
唯一 |
|
中國動漫電影的民族性話語構建:困境及其出路 |
2017 |
文藝研究 |
唯一 |
|
馬克思與啟蒙問題:當代視野與中國語境 |
2017 |
哲學動態 |
唯一 |
|
在康德與黑格爾之間——當代法國哲學的轉向及其思想路標 |
2018 |
哲學動態 |
唯一 |
|
馬克思主義人類解放思想的當代闡釋與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探索 |
2018 |
哲學動態 |
第三作者 |
|
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原則及其與救贖歷史觀的差異 |
2019 |
馬克思主義與現實 |
唯一 |
|
現代性的極限化演進及其拯救 |
2019 |
社會科學戰線 |
唯一 |
|
論黑格爾的“賤民”與馬克思的“無產階級”觀念的結構性差異 |
2019 |
學習與探索 |
唯一 |
|
論辯證法的唯物主義基礎 |
2019 |
哲學動態 |
唯一 |
|
論“流氓無產階級”及其在當代哲學語境中的嬗變 |
2019 |
探索與爭鳴 |
第一作者 |
|
數字資本時代貨幣的幽靈化與資本邏輯顛覆的可能性方式 |
2020 |
江海學刊 |
唯一 |
|
2018年當代歐陸哲學與批判理論著作舉隅 |
2019 |
中國圖書評論 |
唯一 |
|
馬克思哲學的屬性與他的時代 |
2019 |
中國圖書評論 |
唯一 |
|
肖鷹 |
馮小剛的電影“上位”之路—兼論近年國產電影的低位亂象主流化 |
2016 |
貴州社會科學 |
唯一 |
2017:全球兩部現象級電影—《戰狼2》與《敦刻爾克》比較談 |
2017 |
貴州社會科學 |
||
《蘭亭序》與莊子生命觀 |
2017 |
學術界 |
唯一 |
|
張藝謀電影批評 |
2017 |
文藝研究 |
唯一 |
|
《絲路山水地圖》四疑 |
2018 |
文藝研究 |
唯一 |
|
荒原回望——評李六乙執導的《李爾王》 |
2017 |
藝術評論 |
CSSCI擴展唯一 |
|
趙金剛 |
“父子相敬”與“父子相親”—“哪吒”背后的古今人倫 |
2020 |
道德與文明 |
唯一 |
朱熹の歴史観――「王覇義利」をめぐって(一) |
2020 |
稻田大學《論叢亞細亞的文化和思想》第 28 號 |
唯一 |
|
朱東華 |
重審耶佛對話的兩種模式 |
2017 |
清華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 |
唯一 |
朱謙之與中國景教的溯源研究 |
2019 |
世界宗教文化 |
唯一 |
|
as Nestorius Really a Heretic? An Exploration of Luther’s Comments on Nestorius |
2018 |
Yearbook of Chinese Theology |
唯一 |
|
Church of the East in China and Its Bible Version |
2019 |
Religion and History (edited by Tao Feiya), Brill |
唯一 |
|
俞珺華 |
On non-self-referential fragments of modal logics |
2017 |
Annals of Pure and Applied Logic |
唯一 |
Instantial neighbourhood logic |
2017 |
The Review of Symbolic Logic |
唯一 |
|
A Tableau System for Instantial Neighborhood Logic |
2018 |
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ogical ,LNCS 10703,SpringerFoundations of Computer Science 2018 |
唯一 |
|
Lyndon Interpolation Theorem of Instantial Neighborhood Logic - constructively via a sequent calculus |
2019 |
Annals of Pure and Applied Logic 雜志 |
唯一 |
|
Lyndon interpolation theorem of instantial neighborhood logic – constructively via a sequent calculus(含例鄰域邏輯的林登插值定理——基于序列演算的構造性證明) |
2020 |
Annals of Pure and Applied Logic(理論與應用邏輯年鑒) |
唯一 |
|
蔣運鵬 |
Conceiving existence: on Hume’s argument against the distinctness of the idea of existence |
2018 |
British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|
唯一 |
范大邯 |
Kant über Freundschaft und Umgangstugenden: Beschluss der Elementarlehre (§§ 46-48) (康德論友誼與交往美德:對《德性論》46到48節的闡釋) |
2019 |
De Gruyter 出版社 |
唯一 |
袁艾 |
Timeliness as Moral Opportunism---Morality and Success in the Huainanzi |
2020 |
Livia Kohn edited, Dao and Time, Classical Philosophy, Saint Petersburg: Three Pines Press |
唯一 |